目前分類:找小吃 (2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點心世界 中華商場 鍋貼、蒸餃、酸辣湯



某天看到電視介紹鍋貼老店~點心世界的經營故事;讓人不禁再度勾起兒時被大人牽著手,到中華商場吃鍋貼、蒸餃、酸辣湯等北方小點的回憶。








點心世界是許多四五六年級生的共同回憶,店家坐落在當時的中華商場。

1961年,沿著中華路縱貫鐵路線,矗立起八棟連棟的建築物,隨著各類型店家的遷入,讓這裡成為50~70年代繁華一時的市中心。








那時,中華商場的完工,讓西門町與城中區相連,帶動著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

那時,想買音響、隨身聽,或是電器用品,最先想到的就是位在台北西區的中華商場;如果想要全家出門上館子,品嚐大江南北各省各地的佳餚,最先想到的也多半是中華商場。

如果要結婚,到中華商場找上海師傅做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裝;如果考上大學,則是挑選帥氣的大學服、新皮鞋、時髦皮帶等等行頭的所在。









後來,伴隨著台灣80年代快速的經濟成長,中華商場30多年的繁榮一點一點的流逝,因應都市發展的現實性,於1992年10月20日正式拆除中華商場。

在最後的「義」、「和」、「平」三棟全部倒塌,讓這繁榮數十載的中華商場,走入歷史,成為廢墟。








如沒記錯,點心世界當年是位在現在中華路南站、寶慶路附近的商場大樓1樓。那時到點心世界,是BK還得讓大人手緊緊地牽著小手的『非常幼童』時期(趕快強調...哈!)。

記憶已久遠,小時吃到什麼味道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但對當年點心世界店內人聲鼎沸的盛況仍清楚記得。

一張張舊舊的木製桌椅擁擠地排列著、店家用著讓人聽不懂得鄉音,大嗓門地嘶吼著客人的點單、並且手上拿著白色大毛巾,在手上甩呀甩地,好像在表演特技般,讓小小BK看得嘴巴開開,驚嘆不已。


上述4組圖片與參考文獻取自:
中華商場的興衰








隨著中華商場的拆遷,BK對點心世界的記憶也跟著消失,也不會特別想去找來吃。畢竟,時代真的變很多,吃北方小點麵食,已經在大街小巷中隨時可吃到了。

但經電視報導後,尋找那股兒時記憶的興致就跟著湧起。

上網搜尋後,知道後來的點心世界幾經轉折~曾開過許多分店,但後來也都收掉;也曾入駐寶慶路遠東百貨地下美食街、信義誠品B1美食街。

後來,點心世界的傳人趙老闆遇到伯樂的豆花店張老闆(本來在路邊擺豆花攤,後來建立起美食街的豆花王國~小南門)一同合作。

現在,點心世界改名為小南門點心世界,進駐台北車站二樓微風美食街2樓。







時空穿越幾十年後的點心世界,已不復見小時記憶中的擁擠與古舊的印象,仿黑檀木的桌椅整齊地在店內排列著,散發著雅緻的東方氛圍。

坐在向著台北車站大廳的一側,透過整片落地窗,可見到來來往往的旅客穿梭高挑的大廳當中。








鍋貼、蒸餃、酸辣湯,是點心世界一直以來的三大招牌;此外,現在菜單也很豐盛,分點心類、炒菜類、麵類、炒飯類、湯類、以及各式小菜。

價位居於100~200元左右。







也有這種套餐組合,將店家的招牌菜組合成超值的168元套餐;也有簡單的合菜組合。

如果人少,吃這種套餐比較划算。我們點了二號套餐:鍋貼+酸辣湯+1盤小菜。







小菜:小魚豆干






加點的小菜~腐皮豆芽菜

豆芽菜有將鬚鬚處理掉,所以口感很好,加上腐皮有稍微煎過,有股焦味兒,很好吃。








鍋貼+酸辣湯





這裡的鍋貼蠻大一顆,餡料是豬後腿肉與韭黃,生皮加油水煎,讓外層有金黃焦焦的口感與香味。

不算是很清爽,但也不會過於油膩,適中!







這碗酸辣湯算是這天最期待的一品。點心世界的酸辣湯,最特別的是用豆花(也有人另稱:豆腐腦)取代一般的白豆腐。

豆花的口感相當滑順,咻~地伴著湯匙滑入口,好吃!

此外還有鴨血、粉絲、蛋花,很簡單的配料,但搭著用豬骨頭、甘蔗頭,玉蜀黍等熬煮的湯頭,味道不會太過濃郁,少了醬油味,酸味與胡椒香則很足。

屬於清爽型的酸辣湯。








喜歡吃甜點的人,飯後可來碗小南門著名的加料豆花








其實,點心世界的鍋貼或酸辣湯,已經不是以往獨佔鰲頭、非吃不可的大老口味了。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店家的鍋貼店、餃子店可以很輕易地取而代之。

來點心世界,純粹是吃一種回憶,吃一種不復返的童年時光。想尋找這般記憶嗎?可以到台北車站2樓微風廣場美食街找找看!







可順便看看,也在台北車站微風廣場的..

兩面炭火燒肉微風店的399元套餐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淡水 文化阿給 淡水小吃 名產



淡水除了魚酥、魚丸之外,另一項特色名產就是「淡水阿給」。整個淡水小鎮,到處都在賣阿給,也都打著「元祖」「正宗」等字樣,其中,有三家賣阿給的店家很有名。

首先是大家順著老街走到渡船頭時,會有一家「渡船頭阿給」;接著,就是往紅毛城、真理大學方向的真理街上的「老牌阿給」,然後,就是這家「文化阿給」。







BK很喜歡吃阿給,除了吃過這三家有名氣的阿給店外,以前也在不知情下吃過老街許多店面的阿給,結論是,長年累積一路吃下來,最後是文化阿給的阿給,留住了BK的味與胃。








文化阿給是位在往紅毛城、真理大學方向的真理街上。這裡有「老牌阿給」及「文化阿給」兩家阿給店,各有其口味愛好者。

而文化阿給的店面是緊鄰在文化國小旁。







文化阿給賣的只有三樣:阿給、淡水魚丸湯、加上近年開始賣的肉包。

原物料成本的年年增長,店門口的價目表也就不斷用新紙條蓋上原來的價位,反應成本。現在阿給一顆35元、魚丸湯25元、肉包16元。

阿給這個很平凡的小吃,卻因為文化阿給採辣度4度分級制;不辣、小辣、中辣、特辣,有如星巴克般,讓客人有了更多自我而隨性的選擇。








店家遇假日、暑假生意特好,有分內用與外帶排隊區;內用的客人就別傻傻地跟著外帶的人排隊,直接向店家點好,進去用餐區等即可。

工作台上是擠滿魚丸的魚丸湯鍋、蒸爐上一棵棵阿給、接著就是一桶桶店家鎮店之寶的辣椒醬,隨著老闆出手的動線整齊地排列著。








外帶者,就站在門口邊等,邊欣賞老闆娘有節奏地迅速打包手法。

老闆娘夾起一顆蒸籠上的阿給裝入塑膠袋,接著舀入一大匙的高湯,然後開始依照客人點的辣度,這裡加一點、那裡加一點辣醬進入塑膠袋中。

然後,丟給在旁待命的助手,只見助手將塑膠袋轉呀轉、轉成一個圓形小球密封狀態後,放入一疊撕開報紙中,用報紙打包成一球。

很神的是,打包的阿給都沒有打結,卻可以完全不慎漏!







「阿給」是日文「油豆腐」(油揚げ、abura-AGE)的直接音譯。

將油豆腐的中間挖空,然後填充用醬油、油蔥、香料等炒過的冬粉(有些店家使用的是沒有炒過的冬粉)、浸泡過滷汁,再以魚漿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醬或其他特殊醬汁。

文化阿給的魚漿比較白皙,咬下去有帶Q勁的口感。







打包回來的阿給,最好倒入大碗公中,
因為文化阿給的高湯給的很多。








阿給的吃法是先將油豆腐用筷子切半、將埋藏其中的粉絲攪拌進入高湯辣醬汁中,讓粉絲充分吸飽醬料,再慢慢一口粉絲、一口油豆腐吃進口中。







其實阿給不都長得一樣咩!照理說吃來吃去應該一樣,但並不是如此的。

首先是阿給本身,有的店家冬粉本身沒有調味,再來就是油豆腐本身很油膩,吃入口時會有一股油蒿味。

接著,縫合用的魚漿,有的用料不夠實在黏不住冬粉,所以常常變成開口笑阿給。

最後,當然就是配著阿給吃的高湯與辣椒醬汁的調和。

像老牌阿給的阿給,高湯給的不夠多,吃來變成有些乾、調醬分的也不夠細膩,小辣、中辣、大辣、傻傻分不清。

而文化阿給就是在上述元素中,都有著令人滿意的表現,所以,才有人說:文化阿給是在地人或熟知門路的老饕吃的!








吃阿給,沒有別的配湯選擇,就是這碗只灑些胡椒粉與芹菜丁的淡水魚丸湯。

對胃口不大的女生來說,一顆阿給就很飽足,但BK通常會與老大2人分吃3個,使能吃完高喊過癮、萬歲!









來吃文化阿給,可以在店內用餐,但奉勸是秋冬再去,因為內用區沒有冷氣、只有電風扇在那兒猛吹,不免邊吃、邊將汗水滴入阿給加味。

所以,酷熱的盛夏想吃阿給時,就開車去淡水,買外帶回去吃比較舒適。

而且,建議住台北的朋友,直接買熟的阿給回去即可;回到家後,倒入大碗公、將阿給切開、冬粉外露後,放入電鍋加熱即可(不建議用微波爐)。

寫著寫著,文化阿給的美味在味蕾中再度蠢蠢欲動,糟糕,又想吃了!


文化阿給
地址:台北縣淡水鎮真理街6-4號  
電話:(02)2621-3004    
營業時間:06:30~18:00 
公休:月休2天,不定時

如何到達淡水文化阿給:

捷運族:
搭淡水線到達淡水站,出捷運口往右手邊有公車站牌,搭乘紅26、紅27。
或是在淡水捷運站對面的麥當勞,搭乘紅26、紅27、指南客運10號(樹林-淡海)、三重客運板淡線(淡海-板橋),這幾台公車都能到達,上車可以先告知司機一聲要去真理街吃阿給。

開車族:
開往老街(中正路)另一條路~中山路直走,在真理街有一個交叉口,直走往斜坡方向看去有一家便利商店,沿著真理街斜坡往真理大學、小白宮的方向開去,就能到達淡水文化阿給。

淡水文化阿給附近也有埔頂洋樓、淡水中學古蹟園區、馬偕故居、真理大學、牛津學堂、淡水紅毛城、淡水禮拜堂、滬尾偕醫館、馬偕博士石像、淡水四大廟等名勝古蹟,可順便看看參觀。





可順便看看~

來去淡水的小吃篇



快樂鐵馬行淡水篇之吃阿給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西門町 美食 小吃 萬年甜不辣 魷魚羹 老天祿



西門町源自日治時期,因位於台北城的西門外因此得名。

日治時期的西門町是指成都路、西寧南路、昆明街、康定路之一部;但今日之西門町則包括了中華路、康定路、漢口街及成都路之內的範圍。

不管是幾年級,西門町永遠是每個世代,當過年輕學子時都會走上一趟的聖地。在這裡,會找成群同學壯膽,一起來看很多的異性;在這裡,也是許多人情竇初開的約會所在....。

年輕沒來過(混過)西門町,應該就可歸類為沒有童年的可憐乖小孩...!









但當職業欄不再是填寫學生時,很自然地就會自動退出、遠離西門町,由下一個世代接手,來當西門町的踩路人。

儘管有人說現在的西門町,漸漸被崛起的東區所取代,但久久走一趟這裡,還是會發現西門町仍有其一定的消費力聚集。

這天,也曾年輕野馬過的BK,拜託那個沒有童年的乖小孩~老大陪著去國賓戲院看哈利波特6。趁此機會,再度踏上久久沒來的西門町石板路。










西門町大街小巷中的美食小吃其實不少。

但對BK來說,來到西門町吃美食小吃,通常也只會遵循以前年輕時所吃的『慣習』,再也沒開發新的吃法。

BK流的吃法是:

吃吃萬年大樓地下1樓的甜不辣及天婦羅、謝謝或小辣椒的魷魚羹、或是蹲在路邊吃阿宗麵線、接著就是吃碗楊記花生玉米冰、有看電影就去老天祿或戲院口買包滷味,邊看邊啃。

這天,也是打算在看電影前,帶著老大這樣一路吃下來~










首先來到萬年商業大樓地下室。

電扶梯一下來,好幾家連著都在賣甜不辣、天婦羅,但其實味道都差不多,所以,就隨心情走進店家。









每家的內裝都很簡便,料理台在店門口,店內則擺放幾張小桌子









高湯熬煮的甜不辣、以及油炸的天婦羅
井然有序地用間隔擺好










每一家賣的都差不多、價位也都統一









濕的、乾的各一份









甜不辣一碗40元,條狀甜不辣X3、方形甜不辣X2、蘿蔔X1、油豆腐X1、小丸子X1~就這樣,料很少,所以並不便宜。

但因為都是老店了,所以甜不辣熬煮的Q度與沾醬都有其一定的好吃度。










約3片的天婦羅油炸後切成易入口的條狀,這天有點含油,所以口感差了些。

不過有那好吃的醃製酸甜小黃瓜,就不計較太多了。









吃完甜不辣,不忘拿起放在桌上的高湯壺,自行將高湯加入還有沾醬的碗中。配著喝,好像變成一個人人都會有的習慣。

當然不能忘記加入這種老店才會有的特製辣椒醬。









接著來到漢中街。一長排店家都與以前不同了,但那紅了好幾個世代的魷魚羹店~謝謝魷魚羹與小辣椒,兩家仍然長青地存在著。

或許店家早就易手多回了,但這兩個大招牌始終高掛著。









謝謝VS小辣椒,向來就有各自的擁護者,BK則是小辣椒派。

小辣椒的店面小小的,但有兩層樓可用餐。









以前只有賣魷魚羹,現在分得很細,
也賣起甜不辣、魯肉飯等等











魚酥+魷魚羹米粉 & 韓國魷魚米粉









濃稠的羹湯中,放入幾片韓國魷魚片、九層塔、然後再加入一大匙沙茶。幾十年了,賣相與味道都沒有改變。










快要溢出來的魚酥+魷魚羹米粉












如果沒有記錯,在BK的世代吃的時候,一碗應約25元,現在則是漲到45元一碗。

但這個量,實在誠意十足!










與印象中的美味相差不遠









這樣誠意十足的量,再加上天氣炎熱,阻止了我們這兩個老人繼續往前K攤的動力。

連想要蹲著吃碗阿宗麵線、再K上一碗的滿滿玉米的楊記花生玉米冰都免了。更甭想再去中華路上吃個鴨肉扁了!








連吃老天祿也都沒了食慾...









日頭赤炎炎,只能躲進KFC大叔家中的冷氣房,喝杯汽水,補個北海道牛奶蛋塔,等著看哈利了。

年紀每多個十年,胃容量與食慾都不是只能光用意志力來控制了。

西門町諸美食小吃,就只好認命地有待下回慢慢分次分批來吃....!










來去一趟西門町,辛苦了近來很忙的老大,得在大太陽底下,陪走、陪吃,陪聽BK滿滿的年少回憶,然後還得陪看他不怎麼有興趣的哈利。

真是辛苦這位老人家了!





可順便看看...



西門町的可樂森林



賽門甜不辣(新光三越站前店)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


士林夜市 韓玉館 火鍋 燒肉 火烤兩吃



這家位在士林夜市韓玉館,以平易而討喜的價位(平均2~300元),可同時吃到火鍋、燒肉(或炒肉)、炒冰等吃到飽。

這樣煎、煮、炒、烤的吃法,實在是「吃 很 忙」!!












韓玉館位在士林夜市文林路上的加油站對面,一整排中有三家同質性很高的吃到飽火鍋店。韓玉館與旁邊的大仕林是同個老闆。










店門口熱鬧非凡,掛滿五顏六彩的優惠價廣告

其中這個炒冰字眼,很令人好奇











也貼滿媒體採訪的「加持」剪報











這家韓玉館是同排的三家火鍋店中,最明亮的一家,用餐區分為1、2樓。

走進店內,滿滿一屋幼齒。除了工作人員之外,老大與BK大概是滿屋中,唯一職業欄不是學生的另類人。

後來吃完這一餐後,就知曉為何這種餐廳是年輕人才會來的所在。













坐定位後,工作人員前來詢問要開什麼鍋,可選擇~石頭泡菜火鍋、養生鍋、麻辣鴛鴦鍋、沙茶鍋。之後就全程DIY了。

店面後方是擺滿60多樣的食材取用區,牛肉、羊肉、豬肉等薄肉片,另外還有烤肉用的羊排、牛小排、奶油螃蟹、奶油玉米、醃製雞腿等。

草蝦、花枝、蛤等海鮮,各種火鍋料,以及金針菇、高麗菜、空心菜等。

沙拉吧、飲料、冰淇淋櫃都是吃到飽餐廳的基本配備。












佐料台

醬油、各式辛香料
還有
烤肉炒肉專用的黑胡椒、九層塔









好了!開戰!











由於是晚餐,實在怕吃過量,於是小心翼翼地拿了兩盤青菜盤、海鮮盤、肉片牛百葉等肉盤等火鍋用食材。

再來就是烤肉用的牛小排2片、醃製小雞腿1隻、奶油玉米一個。

相較四周同學們豪邁地拿到頂的滿滿一盤接一盤,這兩個老人是屬於非常謹慎而小心的鳥食型取餐。











火鍋與烤肉盤

會拿得這麼少,主要也是不熟悉操作。

畢竟這種吃很忙的火鍋店,不是我們這兩個老人當年流行的那種單純石頭火鍋店。什麼又要下火鍋、又要忙著烤肉、然後還要再來炒肉.....

實在太複雜了啦!搞得我們很緊張、很忙碌!












老歸老,懂得學習就好,於是,我們眼觀四方,看人家同學是如何操作~

首先,可以先吃火鍋來暖暖胃。

相較同學們各各都有好鐵胃,全點麻辣鴛鴦鍋,我們還是乖乖地點了符合自己身份的養身鍋。

然後,非常老人動作般地加入很多青菜,邊吃還邊說「你看你看,那些年輕人全拿肉在吃,都沒拿青菜來吃,真是......」!











接著,我們就學隔壁桌,拿了些蔥薑蒜生辣椒等辛香料,放入奶油與沙拉油各半,放入炒鍋中爆香。

香味出來後,放入薄肉片,加些火鍋高湯與店家調製的黑胡椒醬,開始拌炒。












然後加入空心菜繼續翻炒後,就完成初體驗的炒牛肉空心菜!

由於辛香料與黑胡椒味道相當濃郁,所以是毫無散失地好吃。

炒鍋旁還有個小蓋子,用來蒸煮奶油螃蟹、奶油玉米、烤扇貝等海鮮盤。











就這樣,邊下火鍋料邊吃火鍋,然後,又忙著炒肉、炒青菜、烤海鮮...整個是一個忙碌到不行!

由於是平日的晚間,所以沒有2小時的時間限制,這要是又有限時,肯定更忙翻!

我們慢慢吃,終於將一鍋滿滿青菜火鍋K完,接著當然就是老大與BK的最愛~王子麵上場了,再怎麼飽,也要留空間給寶貝王子麵!












這是隔壁桌年輕情侶的吃法,將王子麵下火鍋煮軟後,移到炒鍋這邊加入牛肉與空心菜,就成了牛肉炒麵!

嗯~可口樣,只差沒叫人家分一口給BK吃吃看....。










經過一陣廝殺忙碌後,終於舉旗喊卡,請工作人員來將炒鍋重新刷洗。

這張冰熱兩用的桌子說是有專利的,只見工作人員按一下扭,炒鍋就噴出水來,然後用鐵刷將烤肉的燒焦處刷掉了。

接著,鍋內還有一個小孔,將廢棄水掃進去。

鍋子清理好後,準備來炒冰囉!











從冰箱自己取拿液體果汁(有情人果、芋頭、百香果、草莓等),等炒鍋開始變冷後,慢慢倒入果汁,慢慢括來括去、翻炒一番,就完成了一陀炒冰了!










老實說,這炒冰是好玩的成分絕對大於好吃,味道有點假甜、顏色又過重。

加上,一陣忙碌後,實在有些累,所以,這好玩的炒冰就在吃2口後就告結束。












對某些世代來說,到士林夜市除了吃小吃、買路攤衣服鞋子之外,應該還有一些傳統石頭火鍋店與沖洗照片店的回憶。

隨著時代的變遷,沒有人用膠卷照相了,於是沖洗店完全躺平了。

而那傳統的石頭火鍋店,也因為新一代的年輕人顯然胃變得很大,也講究各式新奇吃法,所以已經在士林夜市消聲匿跡了。












韓玉館算是夜市中三家火鍋店中最明亮的,但整個用餐環境~包括食材取用區、佐料區、餐盤等都顯得有些油膩感。食材算是豐富,但稍嫌不夠精緻。

然而,這裡的價位就如上圖所示,最貴的是晚餐以及例假日的339元,就可以吃得如此忙碌、如此澎拜、如此好玩,也就不應多加要求了。

加上這裡的吃法,真的是只適合有鐵胃的年輕人~只吃大量的肉片、青菜幾乎都不碰、邊吃冰淇淋還邊將麻辣湯汁喝下去....。

保守地中規中矩吃火鍋,在這裡只會顯得格格不入。只能說,這裡是屬於幼齒叢林,對食材新鮮精緻、用餐氛圍、講求養身等有許多堅持的壯年人、老年人就別誤闖吧!





韓玉館
台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號(劍潭捷運站附近士林加油站對面)
02-28813855

11:00~2:00









可順便看看~

草原風蒙古火鍋~一個人也可獨享的天香回味小火鍋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福大蒸餃館 蒸餃 酸辣湯



會來這家福大蒸餃館,並不是因為看過或聽過相關美食介紹,純粹只是偶然路過,卻發現小小店面中門庭若市、人聲鼎沸地在小巷弄中,串起一排排人龍隊伍。

好奇心驅使下,讓自己跟著人潮湊熱鬧去,之後,才知道店家以白拋拋的蒸餃,讓附近住家、上班族的深深愛顧.....










開業至今已有10多年的福大蒸餃福館,位在南京西路上的新光三越與NET中間巷子走進去,第二條小巷中。

這裡有很多小吃店,因為附近上班族多,所以生意都算不錯。

而福大蒸餃館尤其明顯的生意興隆。








小小店面,人潮川流不息的進進出出,
站在店面口等外帶的客人更是不少









山東藉的老闆,賣的是招牌的現包現蒸蒸餃之外,水餃、湯餃、牛肉麵、炸醬麵、餛飩麵、各式湯品都有。

傳統而簡單的北方麵食菜色。









福大蒸餃從中午十二點開始到晚上九點打烊,用餐時段的人潮可說是人山人海。

在這裡,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大家都很忙~

一波接一波的客人,讓店門口煮麵台的工作人員忙著煮麵舀湯;中間負責蒸餃的人忙著包、忙著蒸;送菜點單的人忙著全場跑透透;而客人們則忙著搶位子、吃東西,大夥各司其職忙成一團!











當晚其實已經吃過一攤了,但還是忍不著跟著人潮走進來的好奇寶寶BK,也不知該點些什麼才好。

既然叫蒸餃館,那就來籠蒸餃,然後配個餃子類的好朋友~酸辣湯一起來助興。











這裡的客人都很有默契地,盡量靠攏擠在一塊兒坐,以讓老闆可以塞進更多客人。

長方形餐桌擺上各式調味醬~新鮮蒜泥、醬油、白醋、香油、辣椒醬等。










蒸餃一籠上桌

圓形竹籠上,
擺放著十個看來飽滿紮實、白拋拋幼咪咪的蒸餃











現桿餃子皮屬於厚實型的,吃來頗具口感與咬勁。

輕輕咬下一口,先是香甜鮮美的湯汁溢了出來,接著就見結實豬葱花肉餡。

這裡的蒸餃皮完全是店家自製,用著獨特的開水燙皮步驟,讓現包現蒸的蒸餃即使冷了,外皮仍可嚐到Q嫩口感。









別人家點的紫菜蛋花湯

除了酸辣湯外,蛋花湯也是見光率很高的一道湯品。滿滿一碗的黃色蛋花,打得很漂亮。










我們家點的酸辣湯




這個用豬大骨熬的酸辣湯,說是一天可賣10鍋,湯裡的料算是豐富實在,豆腐、蛋皮、筍絲、黑木耳等。

勾芡濃稠,味道比較屬於大滷湯的甘甜,酸勁與胡椒香少了些,需要拿桌上的調味瓶再些許斟酌添加,會比較提味。










師父埋首拼命用手桿皮、包內陷,好不忙碌!










煮麵餐台前,放置著任由客人添加的酸菜、青蔥等辛香料










因為先前已經先K過一頓7分飽的餐點了,所以,跟著人潮進來福大蒸餃館,肚子無法再塞進更多菜色。但就那白拋拋的招牌蒸餃,吃來也是令人滿意的。

回來孤狗後,才知道人家也是在網路上很火紅的館子,誤打誤撞的美味,挺有趣的!


福大蒸餃館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140巷11號
電話:2541-3195
中午十二時至晚上九時(每週日公休)





可順便看看,在附近的

霸焢肉的焢肉王子乾拌麵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花月嵐拉麵 大蒜拳骨拉麵 微風廣場台北車站



日本東京起家的花月嵐拉麵(らあめん花月嵐),從路邊拉麵攤開始做起,以大蒜拳骨拉麵打響名號,開店15年來,日本國內已有230間分店。

選擇在微風廣場台北車站店,開設台灣花月嵐做為海外第一家分店,去年秋天開幕之初,馬上引起想一嚐正宗日本國內拉麵風味的人潮。











花月嵐拉麵第一家分店位在微風廣場台北車站的2樓美食街,2號店(信義威秀店)將會於7月初在台北信義華納威秀影城2樓開幕。

承襲日本慣有在店面口擺上樣品展示櫃,以吸引過路客的目光與食慾。











店內即景
店內頗有日本一般拉麵店家的庶民氛圍











每張桌子都會有一個角落,擺上滿滿的醬油(說是祕傳醬油!)、白醋、胡椒粉、七味粉等瓶瓶罐罐調味醬。

這也是承襲日本拉麵店,為顧及客人不同偏好口味所提供的貼心。












調味罐中,又以紫蘇梅粉與小瓶辣韭菜的配料口味最為特殊;辣韭菜很有韓式風味,重口味、愛吃辣的人應該會很喜歡這味兒!












花月嵐拉麵雖是東京起家,但卻不是關東較常見的清淡醬油口味的拉麵。而是以大量大蒜、豬骨、蔬菜、豬背脂等熬製的濃郁基底湯頭,口味相當重。

其中的主力商品是紅了15年的大蒜拳骨拉麵(ニンニクげんこつらあめん);另外,還有大蒜拳骨白濃拉麵、大蒜拳骨激辣拉麵、黃金味噌拉麵、還有一道與拉麵沒什麼關係的鐵板炒飯。














photo from:日本らあめん花月嵐官網

BK在日本吃拉麵向來也比較喜歡重口味的湯頭,東京慣有的淡淡醬油口味,吃來總有種不痛不養的口感。

所以,看到菜單介紹花月嵐拉麵是以豬拳骨精華油脂與大量大蒜熬燉出的大蒜拳骨湯,感覺吃來就比較過癮。

因此,毫不猶豫地點了該店人氣王的大蒜拳骨拉麵。











大蒜拳骨拉麵(160元)

黑色大碗公上頭:半顆玉子(煮蛋)、一片薄海苔、筍乾、兩片叉燒肉、蔥花、以及浮游在湯頭上的大量蒜泥。

要動口前,先將湯頭上的特製深煎焙蒜香麻油與湯頭攪拌融合一下。












先喝一口湯頭,嗯~大蒜拳骨拉麵與其他拉麵相比,湯頭果真格外濃郁!

湯頭中的有著濃烈的大蒜與拳骨豬背精華油脂熬煮出的香味,以及多種天然蔬菜提出的甜味,非常正宗且道地的日本拉麵風味。

對台灣的食客來說,或許不大習慣如此重口味的濃郁湯頭,但如果常去日本旅遊或曾居住過日本的朋友,就會發現這樣的口味,其實只是吃到「未改良」的原汁原味。

但台灣的花月嵐還是有提供不習慣口味偏重的客人,添加高湯稀釋。












花月嵐的拉麵不管是軟硬、粗細都適中,吃來帶有Q勁口感;叉燒肉稍嫌薄了些,但選用有油花的部位,所以吃來很順口;煮蛋則是全熟,如果能是半生熟的溫泉蛋,會更討喜些。

儘管湯頭已經很濃郁,但BK還是加了紫蘇粉、辣韭菜試試看...。ㄟ~有點畫蛇添足的多餘味道。

 










瞧那滿滿的蒜泥浮游在湯頭上!

其實這碗大蒜拳骨拉麵蠻大一碗的說...!但這般濃郁口味,是很容易涮嘴地一口一口速速吃光光!








順便介紹一下其他的口味:
photo from:日本らあめん花月嵐官網
text by: 芝麻部落


特製秘傳湯頭與天然鹽的融合天然鹽因產地的氣候因素,製造方法多少有些不同,風味也各異其趣。

嚴選自日本全國各地的天然鹽,與濃郁的秘傳湯頭完美搭配,讓白色的湯頭擁有清爽的口感。這是遍嚐拉麵的您,絕不可錯過的新選擇。











日本的味噌依產地氣候不同,味道、色澤都各有不同,花月嵐的味噌拉麵自日本各地味噌中,選出味道最適合的上選味噌,本著對顧客一片赤忱,在製作拉麵的過程中,細心、耐心地一次又一次嘗試混合入祕傳湯頭中,製作出呈現橙黃色澤的拉麵湯頭。










特製秘傳湯頭與嚴選辣椒的調和,以完美比例混合日本的鷹爪辣椒與激辛辣椒,加入祕傳湯頭用心調和,就完成這道超~辣拉麵的深紅色湯頭。嚐遍拉麵的拉麵通,絕不可錯過的新選擇。













來吃花月嵐拉麵,一句話形容:就是「大蒜好像不用錢!」。真的,濃烈的蒜味與豬骨合而為一的絕妙湯頭,足以大大滿足重口味的食客!

日本人常說,夏天一到,就要多吃蒜頭食物以補充ダイナミック(dynamic/活力、元氣),那就走趟花月嵐拉麵,充電一下吧!

不過,滿嘴滿口的蒜泥,實在有礙約會的親親、或出口講話嚇人,記得帶口香糖消滅味道才是!



花月嵐拉麵
台北市北平西路3號2樓
(微風廣場台北車站美食街)
(02)2389-1998












可順便看看~

微風廣場的日本九州拉麵..魂麵(Ku-Ta)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鮮芋仙、東區粉圓、優格冰淇淋、枝仔冰、抹茶雙淇淋



用什麼方式迎盛夏?當然就是拿起一罐透心涼的啤酒或可樂,仰起頭、手插腰一口氣給它灌下去(至於為什麼要手插腰?不知道,很多人都會這樣...)!

再不然,就是去剉冰店,叫上滿滿一盤餡料、上頭再淋上一圈又一圈乳黃色煉乳剉冰,大口大口吃下去,吃到整顆頭急速凍僵叫痛也要吃。

當然,上述行為都是體壯的年輕軀殼,始能經得起如此勇猛的『進食法』。

年紀愈大,即使心境上自覺仍可一樣勇猛,但整個身軀馬上進行反撲,不斷提出警訊,讓人不得不接受初老跡象的悄悄降臨。

儘管如此,難道人生自此就只能以溫開水、黃耆枸杞紅棗的補氣養身茶、安迪湯等為伍了嗎?OOH!NO!NOT YET 啦!!!

以下是BK去年一整年,不聽長輩、不顧中醫師的耳提面命~「女孩子家呀!不能吃冰啊!子宮虛冷就變冷底囉...!」,硬是在威脅陰影與放縱口慾之間,矛盾地帶著貪吃的罪惡感,大K特K的眾冰品們.....














首先是忠孝東路四段216巷著名的東區粉圓










開店二十多年來,閃耀地屹立在216戰區中,配料皆以古法提煉、純手工精製、口味多種、料多味美!深受台北人的喜愛。










儘管坐落在貴乎乎的216巷中,
價位與份量讓人可接受










芋頭+芋圓+粉圓+紅豆+綠豆+涼圓+蒟蒻等等想得到的配料,自由搭配成綜合粉圓冰、綜合紅豆湯、燒仙草、傳統豆花等皆可。









手工特有的Q彈口感,是好吃的關鍵所在











冬天吃熱熱的燒仙草、熱豆花
夏天則來碗加了碎冰的粉圓冰或綜合冰











台北東區的夏夜,東區粉圓前總聚集前來解熱的食客,內用的店面明亮寬敞位子多、而外帶打包速度快,所以人潮消化得也快,難怪人氣始終紅不讓。

不過,這樣的人氣店也鬧雙胞問題,聽說旁邊另一家216粉圓大王才是創始店,而且吃起來更好吃,是真是假,各說各話囉!










相對東區粉圓保守地守住一家長青店面,鮮芋仙就大手筆很多。

將傳統古早味的甜品與冰品注入現代時尚感,遍地開花地在全台主要市集落腳,走到那兒,都會看到兩位創始老阿公與老阿嬤的LOGO。











以現代化速食經營手法,提供有如星巴克那些阿豆仔的多重選擇法:芋圓1號(綠豆+蓮子+珍珠) 、芋圓2號(地瓜+意仁+珍珠)、芋圓3號(紅豆+花生+珍珠) .....。愛怎麼配、就怎麼配。

無論在哪一區逛街,逛累了想呷甜甜、呷涼涼,鮮芋仙總就會適時地在眼前出現!








 




而這碗加了紅豆、粉圓、粉粿的米苔目剉冰,則是在南庄桂花巷中吃到的解熱消暑品。

猶記得當日的氣溫高達38度,走在桂花巷中,都會擔心起自己會不會走著走著,就不小心融化掉了,真是有夠熱!

已經完全不記得這碗米苔目美味與否,只記得它就像在綠洲發現的救命水。












到南庄的蓬萊溪護魚步道賞魚後,看完魚兒清涼地在溪邊游來游去,讓BK也趕緊買了古早味枝仔冰來消暑。

這種枝仔冰其實現在吃來,只是在吃兒時回憶,否則大多只吃到滿滿的加味色素。












而這則是在內灣老街吃到的芒果冰。淋上很多煉乳的剉冰為底、覆上一層芒果切丁、然後再一顆芒果冰淇淋於頂端,豪華現身!











看完台灣本土各項冰品,接著就來個洋風冰品:


常吃的就是百貨公司美食街的Haggen dazs與Gold Stone






這兩年,Gold Stone緊咬著Haggen dazs的櫃,如影隨形地在旁設櫃。

兩櫃一比,Gold Stone以炒冰特技、以及服務人員不時會突然唱起歌來嚇旁人的噱頭,已有後來居上的趨勢。









出了國,也不忘吃吃當地的冰品
這是在東京汐留吃到抹茶雙淇淋,濃郁香醇!











而這是在
LA吃到的優格冰淇淋,清爽好滋味!!



年輕有個特權,就是可以恣意地糟蹋自己的身體,上了年紀後,就有被身體糟蹋的義務。當有一天,光吃個冰就會想到『會變成手腳冰冷的冷底』時,那就是揭開初老序幕的開始。





音樂欣賞:

楊乃文/應該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MOMI&TOY'S 可麗餅 天母SOGO



在日本擁有幾十家分店的MOMI&TOY'S可麗餅,來台首家分店開在SOGO天母店地下1樓。這天,是與好友們約吃紅彩壽司,早到了就順便探探逛逛。

到了地下一樓,一眼便瞧見這家可麗餅店家,看到人手一支;而且,一看就是BK最愛吃的軟皮可麗餅,顧不得待會要吃大餐,仍是點了一份說是人氣NO.1的草莓鮮奶油可麗餅

一吃,不得了的好吃!自此,成了該店粉絲一員....










MOMI&TOY'S可麗餅位在SOGO天母店地下1樓,這樓層還有City Super、鼎泰豐、Gold Stone、starbucks Coffee、及其他蛋糕甜點、台灣小吃名產專櫃。

佔地不大,整體氛圍與SOGO復興店雷同。











MOMI&TOY'S可麗餅位於B1電扶梯口,店家招牌清楚顯示各式豐富口味供君挑選。

看著圖片,仔細挑選好自己想吃的組合,然後只要拿圖片前的小牌子交給店員,就會有現點現做的可麗餅。

有別於台灣常見到的硬皮酥脆餅皮,這裡屬於軟皮可麗餅。

內陷的選擇則與一般見到的可麗餅差不多,各種當令水果、冰淇淋、巧克力醬汁等與鮮奶油搭配。也有蔬菜搭配起司、培根等鹹口味。











櫃檯邊還有可坐下來吃的小巧座位區










點了一個人氣NO.1的草莓鮮奶油可麗餅(95元),現點現做,所以付完帳就可站在櫃檯邊,看著這位哥哥製作可麗餅。

不知道這位哥哥是不是忙了一整天太累眼昏,將BK錯看成志玲姊姊,站在他前面,好像使他亂了方寸,手還緊張地微微顫抖擠著奶油、讓那奶油有些不均勻地分布在餅皮上。

然後,將餅皮包進捲紙時,還包的亂七八糟,餅皮都被這位哥哥掐破了啦!

看的BK是心驚膽跳,心都涼了一半....!唉~錯在咱們自己長得太可人了嗎?讓哥哥如此慌張?!唉~(躲起來偷笑中...)












這支乾乾扁扁的草莓鮮奶油,與圖片所照的也未免『差太大』了好不好!

好小一支ㄡ!加上目睹剛剛那位哥哥的製作過程,BK對這支可麗餅的期待已經去了一大半,吃的當下心情是~既然點了,就吃完它吧!

好可憐的可麗餅喔,居然受到BK這等無情對待...。













老大細心地將可麗餅拉下來要BK先吃,BK還意興闌珊說「沒關係,你先吃吧!」一副準備放棄的模樣。

後來,咬上一口後,體驗到久久未見的絕妙的口感!

首先,那鮮奶油真是香醇濃郁、入口即化!而那可麗餅皮柔細地就像海綿般滑嫩易入口!最重要的是,一點也不甜膩,只有濃濃的蛋香與奶油香拌入味蕾中。

很不可思議,這種超綿密的鮮奶油口感是在台灣比較難能吃到的!

光吃個可麗餅,就可歷經「期待」、「放棄」、然後「再度燃起希望」、進而「愛上它」的起伏轉折,都只發生在這短短不到20分鐘內,自己也覺得很好笑。













MOMI&TOY'S可麗餅的超強鮮奶油,讓香蕉、草莓、冰淇淋、巧克力醬等主角都一一給硬硬被比了下去,成了黯然失色的配角。

如果份量可再多些些,就更完美無缺了!

下次來吃,光衝著鮮奶油來吃也足夠矣,真的值得一試!



MOMI&TOY'S 可麗餅
天母SOGO店地下一樓






老大與BK一直在想這兩顆是什麼?
甚是不純潔的倆人,一人說是屁屁、一人說是ㄋㄟㄋㄟ

如此眼光,很對不起人家藝術家的創作了...!










可順便看看....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士林夜市 蚵嗲 非凡美食大探索好吃炸物



士林夜市慈諴宮前有家專賣一些如蘿蔔糕、甜不辣等傳統炸物的好吃炸物攤,其中,最有名的是他們的蚵嗲非凡美食大探索Here雜誌等媒體都曾介紹過。

在一個假日的黃昏,與老大來到士林夜市準備大開「吃」戒,特別將第一站留給這個炸物攤,吃吃這好久沒吃的蚵嗲











士林夜市慈諴宮附近因為路面整修完畢,增加許多小吃攤,讓廟口這區再度成為士林夜市另一人潮湧現區塊。

這家專賣炸物的攤子名為蚵嗲王,位在大南路上的慈諴宮前。攤攤沿著廟口外圍置放幾張簡單的桌椅,方便客人可以坐下來,現吃剛從熱鍋出爐的炸物。












賣的全是現炸的各種食材:炸蝦、雞捲、蘿蔔糕、地瓜、甜不辣、以及客人都會點上一盤的蚵嗲。

這種炸物攤,以前常會在住宅區或學校附近的小巷口出沒,賣給下午放學的學生們當點心吃;現在,這種攤攤愈來愈少見,多只能在夜市見其蹤影。










BK看了一下掛在攤子前的媒體採訪說明,原來這家蚵嗲王現任老闆原先是上班族,但承傳了老爸爸老媽媽做了幾十年的炸物攤,將這傳統古早口味繼續傳接下來。

攤攤前擺著各式炸物食材供客人選擇;然後有個大油鍋、大鍋上頭再放著濾網,將剛炸好的炸物濾油;接著就是一塊古早味十足的木頭砧板,用來將炸物切成方便入口的大小。











客人現點,老闆現炸,很是忙碌,整個油鍋裡頭也不得閒地炸出各種炸物。其中,以炸蚵嗲的程序最複雜。

只見老闆拿起炸蚵嗲專用的圓形小杓子先鋪上一層穠稠度適中的麵糊、接著抓起一大把韮菜、高麗菜、青蔥蓋住、然後將3~4顆肥滋滋的蚵仔置放上頭、接著又是一大把青菜壓住、然後就見老闆用著熟練的手法將麵糊輕輕地抹上。









最後將小杓子放進油鍋,讓蚵仔糊自動滑進炸油裡。另一個老闆就必須隨時注意火侯,隨時翻面直到炸成金黃色。

就這樣,四隻手應接不暇地忙碌著絡繹不絕的客人點單。








炸蚵嗲35元

因為所有的炸物都是現點現炸,加上人客多,所以需等候一下,但這等待是值得的。當一陀尖尖的金黃色蚵嗲端來時,上頭還冒著熱煙呢!

切開一瞧,滿滿的韮菜、高麗菜、青蔥,以及那隱身於青菜中的蚵仔也跟著「炸」現!











蚵嗲裡頭因為有滿滿的青菜與生蚵仔,炸的時間需要比較久,所以蚵嗲麵衣通常會硬了點,但那口感很特別的,因為硬硬咬下後,隨之而來的是青菜與蚵仔的軟嫩滑溜。

青菜很脆甜、蚵仔也是肥美大顆,再加上炸物的靈魂~蒜泥醬油膏,讓這份炸蚵嗲吃來有著甜甜鹹鹹脆脆的多層口感。








炸蘿蔔糕20元

欲罷不能地又點了一盤老大愛吃的炸蘿蔔糕,很大一塊。儘管麵衣與蘿蔔糕有些脫落,但不影響送入口中的酥脆口感。










整體來說,蚵嗲王炸的功夫很用心,酥酥脆脆的很好吃,價位與份量相搭合理。所以,客人一桌一桌替換,而且都是點著大大一盤來合吃!

儘管蒜泥醬油膏調味很好吃,但加辣用的是一般市售的辣椒醬,而非炸物攤常用的那種淡粉紅色甜甜紅醬,所以感覺少了一味。

但這種炸物攤真的愈來愈少,不得挑剔,否則就再也吃不到這種吃來會有兒時回憶的味兒了!


蚵嗲王 (台北市)
台北市大南路86號(慈諴宮前)
營業時間:10:00-23:00
蚵嗲35元,炸地瓜20元 ,炸韭菜15元, 炸米糕15元 , 炸年糕15元












可順便看看也是在慈誠宮廟口前的


士林夜市的阿亮麵線



以及另一家好吃的....

士林夜市夫婦同心的潤餅捲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西井村蜂蜜滷味 團購美食 台南小吃



這個來自台南的人氣團購美食西井村蜂蜜滷味,說是完全沒有使用醬油,也不用薑蔥等辛香調味,而是使用店家特調研發的青草醬與龍眼花蜜的精華充分調製入味到各項食材中。

光是聽到用龍眼蜜來滷,腦中馬上勾勒出那股甜甜鹹鹹交加的絕妙滋味!










如果有在團購的人,大概不陌生西井村蜂蜜滷味,但鮮少有機會參加團購的BK來說,則是沒聽過、沒見過、沒吃過的陌生物。

一如往常,這是常有機會吃團購美食的BK姊拿來的。也一如以往地交在BK手中時,總不忘附上一句「聽說這家滷味是團購人氣王,吃吃看,別又放在冰箱冰好看!」

嘻嘻!她摸清BK看到每每份量多到驚人的團購食物時,總會不知好歹地叫說「太多太多、吃不完啦!」,然後,吃個幾樣後,就送進冰箱當裝飾品....!

所以,BK姊先講先贏地「督促」BK記得盡早吃完。且~自己的「食性」被徹底摸清的感覺,挺不好受的....真是!












西井村蜂蜜滷味在台南有門市,不過,現在販賣的通路主要是透過網路團購,生意聽說很好。

因為他們製作手法說是,不像一般滷味使用醬油、薑蔥、中藥包來壓食材的腥臭味,而是利用蜂蜜與高湯來提出滷味本身所散發的食材香味,也讓食材可以有著入口不油膩的滋味,讓味蕾可以有一再回甘的箇中韻味!

因為是團購,店家會將不同食材用一包一包的小巧包裝,以低溫宅配。所以收到時,還是冰冰的。

因為包裝上頭寫著「產品未添加防腐劑,收到貨品後請儘速冷凍,以確保品質新鮮」,所以吃法是:先冷凍起來、要吃時,拿出來解凍後即可食用。













BK姊這次訂購了有:招牌豬蹄花、冰雞爪凍、雞翅膀、三杯大腸頭、上湯海帶等五樣。

通常BK在家吃滷味是這樣的:將包裝打開後,拿個透明塑膠袋抓起想吃的滷味,然後就拿著塑膠袋、倒杯大杯可樂,走到客廳、選個DVD,邊看邊啃,過癮啦!









不過,這天想說要PO文,太過隨性地放在塑膠袋拍照總是難看,對不起大家的視覺。於是,裝模作樣地拿出四方盤,整齊地排列好食材,幻想是在幫雜誌拍美美的美食照,東拍拍西拍拍的自己玩耍的很開心!










拍完照後,忍不住趕緊捏幾樣入口。

先從小面積的豆干下手,不錯,咬來有綿密的口感;接著,吃看看大腸頭,軟硬適中;然後是海帶,也是硬度恰好,不會過軟也不無需花力氣咬嚼。

開始用手,抓起那不很肥後的雞翅、瘦瘦扁扁的雞腳、以及看起來就很Q脆的招牌蹄花入口,這三樣的口感都恰到好處:

雞腳滷得很徹底,所以一咬骨頭就咬斷,所以基本上是一堆小骨頭在口中打轉;雞翅肉並不多,三兩下就啃光;而招牌蹄花果真如它的外貌,吃來Q彈有勁,Q香不油膩,很涮嘴的!










整體滷的功夫很不錯,每個食材有其不同應有的口感硬度。

但問題來了,

或許因為包裝大大寫著「龍眼花蜜」,讓BK有些過度勾勒所謂龍眼花蜜所提味的「那股甜甜鹹鹹交加的絕妙滋味」。

老實說,啃滷味時,沒有啃出期待中的龍眼蜂蜜所提出的甜味與鹹味交加的味道,硬是少了股甜味。

不過,這可能是BK自己比較偏向帶甜香的滷味,所以,對它的期待值的確有些過高;對喜歡偏鹹重口味的人來說,西井村的滷味可能就很對味吧!











這晚,煮了碗貢丸+虱目魚丸湯麵








配個青菜








滷味當主配菜的晚餐,完成!









還有其他這些味道..






Photo form : 西井村蜂蜜滷味網站


to 芋頭媽媽:
讓您久等了,小吃篇登場!
希望您會喜歡^^









可順便看看..
還是這家滷味好吃的~


淡水的上海滷師傅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輔大冰淇淋 輔大雙淇淋



昨天說是立夏,那就來個冰淇淋篇應應景,迎接即將到來的夏日!來看看這個火紅的輔大冰淇淋

輔仁大學,這間歷史悠久的『外資』大學(天主教學校、董事會成員多為梵蒂岡派來的神父修女),培植了許多傑出校友。但對台灣的大學不是很明瞭的BK,卻只知道~「輔大出美女」。

現在,又讓BK知道輔大不是只有出美女,原來輔大冰淇淋也是非常火紅!



輔大冰淇淋是輔大食品科學系內的學生實習工廠所販售的霜淇淋,已有廿年歷史,深受學生及校友歡迎的冰涼甜點,已成輔大美女外,另一項著名的輔大「特產」。

近年,部落格的傳播力量,讓這原來是校園內的人氣特產,紅到校園外,讓很多食客也爭相來吃吃看這個火紅冰淇淋。


photo from web

週一~週五的中午開始,食品科學系的實習工廠前就開始擠滿排隊人潮,為的就是一支20元的冰淇淋。

平常只有賣三種口味(香草、巧克力、綜合),但到了校慶或其他特殊紀念日,就會推出紅豆、抹茶、香蕉、布丁等各種新奇口味,聽說那時的排隊人龍蜿蜒校園裡(如上圖),蔚為奇觀!



就是這間輔大食品科學系附設的冰淇淋商店,商店不大,小小的,只有一台機器和兩個店員,賣的商品就是食品系學生自己製作的冰淇淋。



BK這天跟著老大去輔大參加活動(老大在裡頭是頭會叫的野獸),活動結束後,他就帶BK來看看這特產店,因為那時已經快接近打烊的5點,所以排隊人潮不多,頂多前面排了20來位。

好佳在,如果天氣再熱些,可能得排到校門口、或是早早賣完(聽說甜筒沒了也就收攤了)。



夏天在輔大校園可見到人手一支的景象,這台小小的機器,曾創下單日狂銷一千多支紀錄。學生自己出來實習,用著熟練的手技,左手拿著甜筒、右手扳著機器,將冰淇淋繞了三圈半,完成!



一般我們在路上、街邊吃的冰淇淋因為加進很多水,結冰後比較不容易溶化。輔大冰淇淋的原料除了少量水及植物性奶油,其他全是純牛奶,因此溶化速度很快,得趁『冰』吃。

這天吃的時候,被老大一直在旁邊叮嚀「吃快些~會融化、會融化」,搞得BK緊緊張張的,真是!
BK邊吃邊問老大,這是否是食品系的學生自己養的牛呢?老大很隨便、很敷衍地答著「大概是吧!」真是(again)!!



吃的時候,不免與BK愛吃的義美冰淇淋相比~輔大冰淇淋說是全用牛奶調製而成,但與義美相比,這支冰淇淋的奶香濃郁度是不大夠的。不過,老大認為那是BK吃奶香的濃郁值比一般人來得高。

除了奶香問題外,這支冰淇淋還是不錯吃的,尤其是不會過甜,還有那甜筒也相當酥脆好吃!

輔大冰淇淋:
所在位置:輔園餐廳旁邊小徑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五12:00~17:00、週六日休
備註:非輔大師生也可消費





可順便看看..


輔大側門的福記麵線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涓豆腐 嫩豆腐煲專門店 石鍋飯



涓豆腐是一家來自韓國的韓式嫩豆腐煲專賣店,不久前甫於忠孝敦化商圈開張。不同於一般美食街常看到的裝滿肉片、粉絲、魚板等食材的台式韓國豆腐鍋

涓豆腐的韓式小鍋中有著滿滿的豆腐,而且這豆腐有著如吃豆花般的軟嫩與順口,令人驚艷!


這天,我們來到5/1新開幕的涓豆腐南京店,位在南京東路與中山北路二段、天津街的對街上。



新開幕的分店門口擺放著祝賀花籃,很是熱鬧



涓豆腐目前在台灣有3家分店,分別是敦南店、南京店、以及板橋店。這家新開幕的南京店,共2層樓,長方形高挑的店面,約可容納40~50位來客量。

新店面內裝是採灰黑色調,多了些沉穩與靜謐的時尚感。



涓豆腐是韓國第一大連鎖嫩豆腐煲專門店JBSD在台第一家加盟店,而JBSD在韓國、日本、美國、大陸等地區已擁有超過60家分店。



這個筷子置放小物很有趣,
可以夾著筷子、筷子抽出來後就成了置筷碟



涓豆腐主要是以套餐形式供應,主菜是各種嫩豆腐煲套餐:

嫩豆腐煲(牛羊豬)、泡菜嫩豆腐煲(牛羊豬、海鮮)、海陸綜合嫩豆腐煲(牛羊豬)、咖哩嫩豆腐煲(牛羊豬)、韓式餃子嫩豆腐煲(牛羊豬)、起司嫩豆腐煲(牛豬、海鮮、野菜)、泡菜餃子嫩豆腐煲、海鮮嫩豆腐煲、鮮蚵嫩豆腐煲等,價位約是260元~280元

套餐中除了上述的嫩豆腐煲外,還有店家無限供應的韓式小菜、個人獨享的石鍋飯、以及飯後甜點。



點好餐後,工作人員就開始上一碟碟可口道地的小菜:黃豆芽、韓式泡菜、西洋芹、涼拌菠菜、煎豆腐等等。親切的工作人員隨時注意著用餐客人一用完一碟小菜後,立即前來問候是否需要再來一盤。

這時,可以有兩種選擇:大方地給它盡量叫「這個、這個、還有那個再來一盤」;或是假裝有節制地「沒關係,這樣就可以了」。不管如何,這裡的工作人員永遠笑嘻嘻地滿足客人所需!



另外,桌上還擺放著海苔(配白米飯用)、雞蛋(打入煲鍋用),讓整張桌子熱鬧非凡。



吃完一輪小菜後,涓豆腐的另一特色~韓國傳統石鍋飯,令人驚喜地上場了!

上桌的白米飯用著韓國特有「角閃石」打造而成石頭鍋盛裝著,一人一鍋。白米是選用台灣花東地區冠軍品種的「台梗九號」,白米中混合了高營養價值的紫米,使用韓國進口的煮飯機來烹煮,電腦精準地控制火喉,說是16分鐘即可煮出口感最佳的白米飯!

利用石頭鍋的高壓特性,讓這米飯有著一般電鍋無法煮出的香甜Q彈口感。



加價40元則加進滿滿肥厚的新鮮蚵仔



木頭蓋一開,白米飯與蚵仔的鮮味撲鼻而來




Q軟的米飯,單吃時可吃出難以形容的撲鼻香;也可用海苔包裹著米飯,然後沾點醬汁入口,也是相當棒!



石鍋米飯上桌前,店員會詳細說明正統的韓式吃法:

首先將大部份米飯挖到碗裡,然後在石鍋裡倒入1/3麥茶,蓋上鍋蓋悶煮約十分鐘。

掀開鍋蓋,麥子混合鍋巴的香氣撲鼻而來,泡飯的軟爛加鍋巴的焦脆,可謂極致的組合;米香中有麥茶香氣,吃到齒頰留香!

好玩極了!



接著,嫩豆腐煲終於登場了!
工作人員會在冒煙滾燙的煲鍋中先打下生雞蛋,
然後請客人自行攪拌



店家不惜成本採用多樣直接空運來台的韓國當地食材及調味料,並特選有機豆腐+每日限量手工豆腐,以最佳的混合比例,創造出韓國道地嫩豆腐煲獨有的綿密滑嫩口感。讓食客在入口瞬間,立即吃到黃豆原味的濃、醇、香。

此外,店家的湯頭是以牛膝、蘿蔔與大蔥等依比例熬煮調和,讓鍋內的豆腐、肉類、海鮮可吸附到濃郁湯汁,提出食材更佳的滋味。



所有嫩豆腐煲鍋可依照自己口味
選擇不辣、小辣、中辣、大辣



在涓豆腐,不是在吃我們所熟悉的肉片、魚板、冬粉的傳統韓式鍋,湯匙一撈,就是吃起來像豆花綿密嫩滑的豆腐;這裡的肉片、海鮮反成了鍋中的配角了。

這鍋,讓原本就愛吃豆腐、且不愛咬嚼硬東西的BK,可以一吸入口的簡易吃法,簡直開心到一個不行!哇~哈哈哈~



5月1日~10日由於是南京店的開幕期間,店家都會贈送一塊豆腐冰淇淋(單點價80元)。

這塊方正豆腐冰,有些冰硬,置放一段時間後比較容易入口。與其說豆腐冰淇淋,比較像結凍的豆花,黃豆香搭著巧克力醬與煉乳,有著特殊口味。

另外,則是一般套餐中的附餐甜點~手工豆花。綿密黃豆口感、淋上焦糖及柚子醬,幫已經吃撐的五臟腑注入爽口的結尾。



開始營業不到30分後就是滿室人客的盛況




個人化的豆腐鍋,是台灣人不陌生的韓國美食,坊間韓式豆腐鍋已經口味大幅改良,且加入大量火鍋料、肉片、海鮮等配料,反而將豆腐給忽略了。

在韓國擁有數十年資歷的豆腐煲品牌~絹豆腐JBSD dubu house於是來台告訴台灣人,真正的韓國鍋是這樣吃的,而事實上,這樣真的比較可以吃出豆腐煲應有的豆香質感。

來涓豆腐,吃到豆花般的軟嫩豆腐、享受吃到飽的道地小菜、好吃又好玩的石鍋飯、親切又有活力的帥哥美女工作人員、舒適用餐環境等等,所有元素都完美地集合在這家應該會火紅的餐廳中,值得大家一試!


涓豆腐韓式嫩豆腐煲專門店
(官網:http://www.dubuhouse.com.tw/map.html




也可順便看看..


讓于美人難忘的雙城街首爾鮮濃湯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臭豆腐 口吅品麻辣臭豆腐 陽明戲院



這家麻辣臭豆腐專賣店,取了個好多張嘴巴的店名~「口吅品麻辣臭豆腐專賣店」,中間兩個口唸「宣/ㄒㄩㄢ」。

1996年從萬華小店面起家,如今在各大夜市等人潮集聚區開了10多家據點,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台灣小吃店。



BK這晚是到士林夜市陽明戲院旁的這家士林店。

口吅品」,一堆口、又夾著一個難唸的字,大家也就跳過不唸了,因為只要看到那黃色底的大招牌,就是店家的標誌。



口吅品有眾多據點,但店面裝潢都如出一轍:店門口放置熬煮中的臭豆腐、鴨血、湯頭熱鍋的料理台子。



臭豆腐大鍋



鴨血大鍋



湯頭大鍋
鍋緣放著金針菇、高麗菜、香菇、湯頭中還有貢丸
肉片則擺放旁邊



每家據點內裝都一樣:小小桌與小小椅、白色亮燈,
再簡單不過



菜單

口吅品麻辣臭豆腐賣的品項其實不多,就是臭豆腐、腸旺、鴨血這三樣進行組合;隨自己口味、預算這個配那個、那個再配這個,乍看還有些眼花呢!



木板菜單



一來實在懶得配來配去、二來惟恐沒吃到某樣單品好吃的遺憾,於是就選了個什麼都有的「招牌腸旺臭豆腐鍋」!



還有這不能不點的香蔥飯 20元



池上米加上「焢」到深咖啡色的油蔥
很好吃的一道獨特米飯料理



乾細粉 20元



冬粉煮軟後淋上店家熬煮的湯頭,些許香麻、些許辣鹹,好吃!

香蔥飯與乾細粉這兩樣是BK來口吅品必點的「菜」;這兩道「菜」基本上不能算是臭豆腐鍋的配角,獨特味道已經可以是獨當一面的特色主角了!



招牌腸旺臭豆腐130元

因為是招牌,所以臭豆腐、麻辣鴨血、滷大腸、新竹貢丸、橄欖肉片、香菇、金針菇、高麗菜等店內所有的食材,通通擠在這小小鍋中,你擠我我擠你的,熱鬧的咧!



店家精心選用非基因改造黃豆製作大溪純手工巾包臭豆腐、20幾種上選藥材及香料慢火滷製的滑嫩可口鴨血,再配上30多種中藥材、20幾項頂級食材熬製出的湯頭,讓這小小鍋,吃到濃濃的熬煮美味。



兩個人,這樣的份量就十分足夠,因為這招牌鍋量不容小覷

最近有則新聞說「臭豆腐中的益生菌比優格還多」,研究報告指出臭豆腐中含有比優格多倍的益生菌
,因為益生菌的來源便是臭豆腐的滷汁,俗稱臭滷
。

這給了臭豆腐一項背書,讓愛吃臭豆腐的人更可開心大啖了!



菜單上寫著如果要再加「香濃原汁麻辣湯」
一杓需20元



那當然得給它喝光光!
好像賺到20塊般的快樂!哈~



BK注意到店家工作人員身著黃色T恤上寫著「水牛精神」,覺得很有趣!

原來,創店徐老闆當年在萬華租店時,被鄰居竊笑租了間做什麼倒什麼的店面;但徐老闆本著客家人不服輸的硬頸水牛精神,胼手胝足默默打拼到至今的亮麗成績單。

偶爾還是得聽聽這種水牛故事鼓勵自己一下,否則總有著「人是需要努力沒錯、但努力不一定有用...」的消極想法....



吃口吅品麻辣臭豆腐鍋,一口湯、搭著細細熬煮的豆腐、鴨血、大腸吃,不僅品嚐到所有食材的香、濃、醇,也吃到創始老闆的研發用心。

是間很值得大家繼續支持與灌溉的水牛小店!

口吅品麻辣臭豆腐鍋(店家官網:http://hotdoufu.com/faq.asp?fcat=56




可順便看看...同樣是小小鍋店



三媽臭臭鍋的泡菜鍋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草原風蒙古火鍋 天香回味



幾年前,天香回味引進由數十種中藥及天然植物熬煮而成、無需沾料的蒙古火鍋後,大受國人歡迎,現在已經有50多家加盟分店。

天香回味都是提供大鍋,每每想去吃,都得招兵買馬始能成行。問題是,要湊齊每個兵每隻馬並不是那麼容易,只能在記憶中想著那滿室飄香的茴香味。

而這家草原風,聽到了大家孤單的心聲,提供了這種單人獨享的蒙古小火鍋,不僅與天香回味一樣美味,而且價位更為可愛討喜多了...



草原風蒙古火鍋位在劍潭捷運站附近,步行約3分鐘。這店已開幕一段時日了,媒體都曾報導過,很受歡迎的一家店。

已經是4月底了,天氣仍舊起伏不定。這天氣溫降到15度,決定來此暖暖身子。



店面不算大,約可容納40~50人的座位





店內的牆面、燈光、小角落都可見到濃濃的蒙古風,
還有服務人員也都穿著蒙古裝!



初次到訪的客人,親切的工作人員細心而詳細地介紹店內用餐的方式、推薦菜色等。草原風主要是以個人鍋的方式出鍋,主鍋可選擇套餐的方式或是單點。

套餐方式有這種雙人超值組合套餐,價位是888、999、1100元三種;內容為:各式頂級肉品+頂級海鮮盤+蒙古包等搭配火鍋料+店家特別供應的各類酒品或果汁。



也有單人套餐或單點的方式,
價位從250元~500元(頂級和牛、海龍王等海鮮盤)不等



與天香回味一樣,湯頭分有帶辣的紅鍋與不辣的白鍋,另外還有昆布柴魚熬主的青鍋。

蒙古火鍋的湯頭起源自元太祖成吉思汗,延攬多名專精百草、擅長烹調人士,經多年的研究改良,結合六十餘種純天然植物所熬煮出的完美湯頭,食材放入湯頭燙熟後即可食用,無須任何沾料,故能將各種食材原味完整呈現。



這天,我們點了999元的雙人套餐(9折後少100元=899元)
先上了小小碗的馬鈴薯沙拉、以及菜盤



白鍋

白鍋以數十種純天然植物,長時間熬煮而成,鍋子上還有各種中藥材漂浮著。湯頭甘甜、味美,適合點海鮮、豬肉、素食來搭配。



紅鍋

紅鍋則是由多種含辣植物所提煉,辣而不辛、麻而不嗆,不會出現像麻辣火鍋那種容易讓人有腸胃不適的症狀;食後也不會口乾舌燥。湯頭香辣順口、清爽不油膩。

兩種湯頭剛入口時,感覺比較鹹,但卻不燥不乾,滋味鮮甜回甘,不同層次的味道會慢慢地在口中釋放出來!



套餐中的肉品:霜降牛肉+松坂豬肉



肉質柔軟有彈性,放入紅鍋涮刷一下下即可



海鮮拼盤



四種海鮮都很鮮甜,放入白鍋煮也是涮涮幾秒即可



各式火鍋料
其中有味道濃郁的花枝丸以及起司丸,很好吃!





同時點了白鍋與紅鍋,勝負立即揭曉

紅鍋比較香辣帶勁,湯頭美味在口齒間竄動,香氣瀰漫持久不散,讓人回味無窮!



飯後還有無限供應的冰淇淋以及套餐中的梅子汁

其中,
白色的山藥冰淇淋很特殊,入口時還有山藥的咬感



草原風讓吃蒙古火鍋可以不用花大錢即可有獨享的樂趣,熬煮的湯頭道地濃郁,讓人回味無窮。

店內潔淨明亮、整潔舒適,還有那親切到一個不行的服務態度令人印象深刻,讓這家店生意興隆得非常合理!



草原風蒙古火鍋 (http://blog.sina.com.tw/gresswind/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後港街35號
(從劍潭捷運站2號出口,到劍潭路左轉直走,看到全國電子,往OK便利商店方向走,就在OK的旁邊)
電話:(02)2885-5957
營業時間:11:30-22:30
平日中午套餐八折,其他時段則是九折優惠。





可順便看看~
同樣是好吃美味、服務超親切的..


阿官火鍋 汐止龍安店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大龍峒夜市 大龍峒肉羹 黑白切



大龍峒肉羹在大龍市場這個古老社區走過30年的歲月,提供當天店家自己現做肉羹做成的肉羹清湯、米粉湯、乾麵以及許多黑白切,是台灣很傳統的古早味小吃

前陣子PO文~「大龍市場巷弄中沒有店名的大腸蚵仔麵線」「大龍街上好吃早餐後,就有許多美味報報的格友們以及好友們報路了同樣是在這老社區中的大龍峒肉羹給BK。

這天,BK起了個早,再度去那附近尋找這30年美味肉羹老店。



結果看到位在重慶北路三段上的這家大龍峒肉羹的攤子景象後,喚醒BK漸漸痴呆的記憶了!來過來過,這家BK以前有來過。

只是,記得當時並沒有店面的,是一堆上門的食客擠在攤子前、以及旁邊打兩、三張桌子。站著等的客人,就等坐著吃的客人吃完接棒。



現在,大龍峒肉羹旁邊有個用餐區了,所以小攤攤前不再擠一堆黑壓壓人頭了。

攤子現在是店家專屬料理台,大鍋熬煮中的米粉湯中有許多黑白切混雜其間,旁邊則有個煮麵熱鍋。



店面不小,可容納40~50位客人
沒有特別的裝潢,明亮簡單



價目表一目瞭然
種類不多,就是肉羹、乾麵、肉羹麵、黑白切



那就來個肉羹湯、豬皮、油豆腐、豬肺好了!

大龍峒肉羹是店家一早自己現打鮮肉裹魚漿、調味、煮熟的。然後用煮肉羹的一桶桶高湯,用來熬煮蘿蔔,當做店家的清湯湯頭。

聽說北部羹湯多為沙茶或是帶油蔥酥的勾芡濃稠鹹口味;中部羹湯則是加了蒜頭或蒜酥的蒜口味;南部羹湯則是加糖加醋的甜酸味。

但這北部老社區賣的羹湯卻不是北部常見的勾芡濃稠湯頭,是屬於清湯型湯頭。只有蘿蔔與些許芹菜的清淡味相佐下,反而吃到肉羹本身的肉香味,肉羹吃來沒有肥油感,口感Q彈有咬感。



油豆腐



豬皮



豬肺



這裡的黑白切小菜,一盤約20~40元(最貴的是大腸頭50元),比起現在很多店家一盤50元起跳、平均80元的價位來說,仍是相當討喜的,加上份量又多。

吃黑白切其實就是吃一種咬感,再來就是佐醬了。

這裡是老店,煮黑白切有其一定的功夫,軟硬剛好。但調醬部分就只有醬油膏而已。

如果能夠貼心地調些蒜泥辣椒醬油醋等,會讓口感更豐富。不過,或許也是有客人就是喜歡這簡單味兒吧!



BK點完肉羹與小菜後,聽到四面八方客人都點了他們招牌的乾麵。於是,也不落人後地說聲:「老闆,那我也要一碗乾麵。」

工作人員楞了一下:「妳還要一碗麵?」

「對!」(假裝很果決,但其實自己也知道這已超過一個『女生』應有的食量,不過,大老遠跑一趟了,吃撐也得拼了)



這招牌乾麵真不是蓋的,肉醬像是爆開般,厚厚一層。有著濃濃古早味的台式油麵、豆芽菜也是大器地給了一大陀!

肉醬有著豆瓣醬味道,鹹度適中,會不知不覺扒進口中。



為了給BK親親格友看見更多美味,點了半桌滿~
是的,BK大胃王個人秀即將上演!



各位,BK盡力了!

這是約早上9點半的「食」況!
肉羹湯Clear!
兩片油豆腐Clear!
豬肺Clear!

剩下
5片那厚實的豬皮
兩口半的麵條(肉醬Clear!)



大龍峒肉羹以真材食料讓古早美味飄香30年,造福老社區居民的胃蕾。這樣的小店,無關景氣,因為那一碗碗的肉羹,吃到飽足也吃到滿足,讓這30年古早味得以繼續承傳下去!

大龍峒肉羹(周一公休)

台北市重慶北路三段297號

營業時間:早上6點起到中午(賣完就沒,最好11點前到,以免點什麼,都是賣完了...)



店家隔壁騎樓擺了兩台這種電動車,因為BK坐在靠外頭的位子,所以整個吃餐的過程,不斷地看到重複的景象,覺得很有趣~

就是阿公或阿嬤帶著阿孫經過,小小孩有的是很含蓄地只是爬上去坐坐;有的呢則是二話不說一陣哭鬧「要坐車車、要坐車車...」。

好啦好啦,阿公阿嬤只好丟進10元硬幣,約2分鐘的兒童音樂大聲響起,整台電動車開始前後搖晃,小小孩們個個都很努力地當起駕駛,拼了命轉動方向盤...。

坐完不打緊,個個都口徑一致「還要玩、還要玩..哇~人家還要玩...」又是一陣哭鬧嘶吼...

這時,就又聽見10元硬幣再丟進去、2分鐘的兒童音樂再度大聲響起....

就這樣,BK坐那兒吃肉羹、聽了整整30分鐘的兒童音樂,以及不同小孩的哭鬧嘶吼......




可順便看看..



大龍市場巷弄中沒有店名的大腸蚵仔麵線




大龍街上好吃早餐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泡麵達人館 代煮泡麵



這家泡麵達人館已經開了3家分店,分別在羅斯福路三段(台大店)、泰順街(泰順店)、汀洲路(公館店),這天是來到羅斯福路這家。

來這裡,BK才知道原來泡麵代煮已經紅了有幾年,尤其是在大學區附近,到處都有這種泡麵達人店。



大概去年開始就有聽老大在說,他們那裡有這種鎖定年輕學子的泡麵代煮店家,生意很火紅。當時,BK一直以為大概就是放了一堆泡麵、有個小爐在賣的小攤攤。

這天,來到這家泡麵達人館,才知道原來人家泡麵代煮已經發展到一個相當的程度~根本不是BK想像的小攤攤,還是個不算小的店面!



寬敞店面走進,就是一個長排料理台
而且還有好幾個爐子在烹煮



重點來了,瞧!這兩大櫃的泡麵!

櫃子上整齊地排列著來自不同國家(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的泡麵,口味多達幾十種,麵條的種類甚至細分油炸與非油炸。

實在好玩極了!怎麼有這種店啦!BK既開心且興奮地東瞧瞧西看看的,說著「這泡麵代煮店也未免太有規模了吧!...」

老大冷冷地說,「我們那邊的店比這裡更具規模、麵種更多....」

哎約~從沒看過、從不知道....BK真是俗到天涯海角去了!



那那那....怎麼吃....

歐~別慌別慌!店家貼心地清楚寫在黑板上:

先選一包自己喜歡的泡麵、再搭A~D任一種套餐,即可!



套餐分4種,這個加那個、那個再加這個...
還有單點

整個菜單簡單明瞭



店反正開了也是開,
所以另外還有蓋飯、麻辣臭豆腐等多重選擇



約可坐十來位人客



既然要在外頭吃泡麵,那就選個比較不一樣的口味。想說點個韓國與泰國這種「重鹹」的來過過癮,可惜,沒有泰國的(奇怪,怎沒賣呢?!泰國的泡麵又好吃又便宜說...)。

於是,就一包韓國泡菜麵與台灣統一蔥燒牛肉麵好了!



不忘幫泡麵號召一些同伴,
加了火鍋料、



以及金針菇等配料,大家熱鬧熱鬧嘛~



泡麵代煮的店家無需擔負所謂自家特殊熬煮湯頭的責任,但由於是『代煮』,那煮功就變得重要許多。

煮泡麵看似簡單,但是,水放的多少、火喉的拿捏、煮的熟度等都是影響麵條Q彈口感與湯頭濃郁度的重要關鍵。



韓國泡麵的湯頭相當的火辣,而且韓國的麵條本來就比較耐煮有咬感,很好吃。

吃著吃著,我們家老大憶起過往,自己喃喃自語說了起來「台灣的韓國泡麵賣太貴、在美國,台灣的泡麵還比韓國的貴,韓國泡麵是超市中最便宜的....」

BK就馬上問「你那麼愛吃泡麵,那你那時一定常買來吃囉?」
老大連忙說「沒有、沒有、沒有....」嘻嘻~又來了!瞬間否認的說詞...
哈哈,團長教的這個「沒有、沒有、沒有....」實在太好用...!

【註記】「沒有、沒有、沒有....」
BK有位好友(團長)說,通常人被問到一些敏感性、心虛性的問題時,通常第一時間的回答就是「沒有、沒有、沒有...」(因為藉口、謊言還沒想好...)。尤其用在一些正直不ㄜ的人身上最為明顯。

大家可以試試,很準地....!



逗完老大哈哈大笑後,BK點的統一蔥燒牛肉麵+火鍋料也吃的差不多了。這家的火鍋料很不錯吃,不是那種吃來只有形狀沒有味道的火鍋配料。



這樣一碗差不多要70、80元左右。可能不少人覺得泡麵一包最貴算30元好了,也不過加個湯、加個料就用倍數來算,是一種暴利吧?!

但如果要這樣算,其實哪家賣吃的不是如此呢?

開店有店租、水電、人事等基本成本,最重要的是,以出門在外的學生來說,自己煮包泡麵吃,其實就是只有泡麵,不可能去買青菜、肉片等配料。還有,學生很多住處根本不能開伙。

因此,不難理解這種泡麵代煮店深受學子們的歡迎!可以嚐鮮看看,挺不錯的,好玩大於好吃!







吃完泡麵達人館後,隔了幾天的某晚,BK家嚴控的晚餐份量實在太少,兩人實在餓到睡不著。加上剛好白天買入泡麵,於是,就幻想自己是泡麵達人店家,煮個泡麵宵夜。

這晚吃的是BK覺得最好吃的味王原汁牛肉麵。



火鍋料在冷水時放下



熱水沸滾時,下麵條+濃縮蔬菜



沸滾吧!泡麵!



最後加入調味包



完成!一包兩個人吃,很滿足!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泡麵應該是兒時記憶中的禁忌食物。家裡的大人、學校老師都在叮嚀,泡麵很不健康,不能吃,吃了要打喔.....。儘管如此,王子麵卻是很多小孩的夢幻禁忌食物。

有種小孩是這樣的,你不說他也傻傻的不知道,可是你越說,他就越覺得「不對!你的禁止絕對有原因」,然後,就越想超越那條禁忌線去探究、去找那未知的好玩。

BK媽幸運地生下BK姊與BK哥兩個很聽話的小孩,老天可能覺得這樣太便宜她了,讓她的老么~就是BK我也,自小到大就是那個常去跨越禁忌線的小孩,搞得BK媽大概很後悔當初沒聽政府的話~兩個小孩恰恰好。

像這王子麵的泡麵問題也是如此,BK媽越說不能吃不能吃,BK偏偏吃給她看!當然,經常就是換來一陣碎碎唸與零用錢減縮,讓你無法去買!

但BK還是會偷偷去買來吃,直到有天,BK媽說「王子麵吃多了,妳會沒有頭髮、變得醜醜的....!」這下總算讓天生愛漂亮的BK把話給聽了進去。



長大真好,知道BK媽掉頭髮的話是唬爛的,於是,BK更是肆無忌憚地愛吃泡麵,畢竟那是小時吃不大到的禁忌食物啊!

最棒的是,又遇到一個與BK一樣,小時被禁吃王子麵嚴重的老大,兩人就這樣一搭一唱吃泡麵,決定手牽手心連心一起吃到白髮蒼蒼,然後變成兩具木乃伊~哇哈哈~

人就是這樣,越不該吃的東西、越想去嚐;越不應講的話、越想去講;越不能愛的人、愛了很刺激.....越多的禁忌,開啟更多的潘朵拉因子作祟....!





可順便看看...也是泡麵為號召的..


焢肉王子乾拌麵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士林夜市 當歸土虱



這家「士林好記」位在士林夜市臨時市場的205號,是家30年的老攤,專賣好吃又好喝的當歸土虱

說是已有30年歷史,BK屈指一算,老天!自己居然跟著人家老攤走過一半以上的歲月....



當然,當年還是『小BK』(趕緊申明ing...),由BK媽領隊,帶著小BK姊與小BK常來士林夜市遛達遛達。那時我們三人就很喜歡吃這家的當歸土虱。

當年攤子還是在士林夜市舊的集中市場,就是那個攤位間距很擠、空氣很不流通、夏天就很熱的老市場。



老攤那時只賣當歸土虱,後來移到現在的臨時市場,一開始也只賣當歸土虱。

因為市場中的每一攤都開始「不務正業」,也就是說本來只賣廣東粥的,後來也賣天婦羅、生炒花枝、蚵仔煎....等士林夜市著名小吃

這家當歸土虱老攤也就只好跟著兼賣好多樣產品~天婦羅、十全排骨、生炒花枝等想得到的士林夜市小吃,這裡通通都包。

不過,BK還是只想來吃他們的當歸土虱。



當年吃的時候,是老闆夫婦兩人在賣,那時,總在攤子附近看到老闆的漂亮小女孩跟在父母身邊玩耍。從她約4~5歲開始到後來長大念書,小小孩一路長成皮膚白皙、輪廓分明的漂亮女孩。

唉~沒想到BK也成了看著人家小女孩長大的阿姨了、老天!真要命!



漂亮女孩與哥哥也開始幫忙父母攤子的生意



好了好了~看完美少女、感慨歲月不饒人後,
轉回正題看美食比較開心些!



當歸土虱60元

記得是從30元開始吃的吧?!現在一碗需60元,但份量沒有縮水,土虱也很肥厚一塊。

以前看到的是攤子前的大盒中放著活跳跳的土虱,老闆在快賣完一鍋土虱後,才又宰殺生的土虱,以保持肉質結實新鮮。

一隻土虱切成頭、中段、尾巴等三塊,先用水沖洗掉黏液
徹底處理乾淨、熱水燙過後,放進當歸、川芎、枸杞等獨特藥湯裡面熬煮,舀入碗中後加些藥酒。土虱的燉煮功夫一定要到家,才可去除土虱本身的味道。



土虱的頭部肉較少,但啃起骨頭較甜;中段的魚身則是肉多取勝,大多人比較會點;尾巴部分是皮厚膠質多,吃來有Q滑口感。

土虱含豐富維生素A,能消除疲勞,搭配藥補湯喝,有助養顏美容、聰耳明目。而那以當歸為主材料的湯頭則是有助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滋陰補虛...等功用。



不過,BK倒不是為了什麼滋補來吃,單純就是那滑嫩的魚肉以及那濃郁當歸香的好喝湯頭!清清淡淡、不油不膩的清爽好滋味!喝完身子會暖暖的。



這天還有魚蛋!

前幾年數字週刊踢爆有不肖商人養殖土虱,用了禁藥或很不道德的飼養方式,這一踢,全台灣藥燉士虱的生意一落千丈一陣子。記得這老攤也有一陣子沒賣了呢!

現在風暴結束,問題到底有沒有解決是不得而知。不過,管它的~反正又不是天天吃....(愛吃鬼不怕死的藉口!)



來吃當歸土虱,BK永遠不用擔心被老大搶去吃。因為恨魚入骨的他,可是一口也不吃,所以他只好點生炒花枝吃。

嘿嘿~這樣BK自己就可慢慢獨享那種他永遠不理解的箇中好滋味~喝著帶九層塔、當歸等藥膳香湯頭、啃著滑嫩的魚肉...



吃光光也喝光光~過癮到一個可以!



趁還沒熱到揮汗如下的現在,不妨去士林夜市逛逛,來碗這30年好滋味的當歸土虱,男助雄風、女助滋顏(BK亂講的啦!聽聽就好..)很是推薦!還有,也可順便去看看老闆家的美少女!

【後記】

那天去吃的時候,BK跟人家老闆哈啦,老闆居然說他做30年了,該休息了,等年底臨時市場要拆遷時,可能會考慮收攤了.....!

瞎米!!

(借用ZZ小王子的用語)不要走!不要走!老闆不要走了啦!那以後老BK去哪兒吃這好吃的當歸土虱呢?!不要走!不要走!老闆不要走.....




士林夜市臨時市場入口



可點大圖





可順便看看
一樣好吃好喝的....



雙城街的當歸豬腳麵線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東門市場 米粉湯 黑白切 興記水餃 港式點心



位於信義路與金山南路口的東門市場,已經是個80幾年的老市集,交通便捷、車水馬龍,因此這個商圈三步一攤、五步一店,有不少傳統小吃隱身於此。

與好友99不約而同都看了東森嚐鮮Let's Go那位長得像肉圓的可愛主持人介紹東門市場的特集。因此,兩人相約在一個晴朗的中午,跟著節目介紹的路線,來一趟東門市場巡禮....



東門市場靠近信義路二段,鄰近金山南路杭州南路;與南門市場並列台北市兩大名市場。

不若南門市場是集中在室內的大賣場,東門市場是拐彎抹角、像個大迷宮的巷弄市場。好佳在好友99提早到,聰慧的她花了20分鐘,迅速走完東門市場的兩側,摸清巡禮路線。

所以BK抵達時只要跟著走就好,省了不少繞巷弄的時間。



拐彎抹角地先來到東門市場著名的米粉湯PK戰區~
黃媽媽米粉湯羅媽媽米粉湯



羅媽媽米粉湯在招牌上加註客家口味,
那位肉圓主持人說羅媽媽的味道比較重



黃媽媽米粉湯口味比較古早,
有特別過濾撇油,口感比較清淡



既然這樣,怕太清淡沒了味道,所以與好友99很有默契地都選擇了客家口味的羅媽媽。

這裡是用很傳統的黑白切方式~中細條米粉放在大骨湯裡熬滾,同一個大鍋中擺滿油豆腐、大腸、豬心、生腸、脆腸、嘴邊肉等黑白切食材。

客人點完菜後,先撈米粉、再將那些食材現夾現切,動作迅速而伶俐。



我們一人點一碗米粉湯(20元)
還有油豆腐、大腸、嘴邊肉

羅媽媽與黃媽媽的米粉都不是使用一般常見的粗米粉條,而是略細的米粉。這碗米粉湯20元,雖然碗不大,但也是誠意十足地裝了滿滿的。光視覺看來是有超值到。



大腸(50元)

羅媽媽的黑白切食材都放在大鍋與米粉湯一同熬煮,所以食材很容易會熬煮過頭。像這大腸吃來軟了些,雖然處理的很乾淨,但卻也少了些大腸應有的香氣。



嘴邊肉(50元)

嘴邊肉因為也是經過熬煮,所以咬來不柴不老,味道不錯。但這兩樣黑白切擠在一個盤子中,量是有些少了。



油豆腐(20元)

這三樣黑白切中,反而是熬煮透底的油豆腐最好吃,
入口即化



米粉湯

羅媽媽的湯頭說是用黑毛豬大骨熬煮數十小時,以呈現最原始的鮮甜味,然後再用客家菜傳統常使用的豬油(黑毛豬),爆香新鮮蔥頭作為添加在米粉湯上的提味主角。

不過,BK與好友99吃完都覺得,如果羅媽媽這湯頭叫做濃郁,那黃媽媽的湯頭不就淡如水了?!

我們兩人都不是重口味的,但這碗米粉湯喝來實在過於清淡,需加些胡椒+黑醋+辣椒醬提味,吃來比較過癮。

黑白切表現也沒有肉圓兄說得如此精采,太軟、香味少了些、沾醬太平凡(只有醬油膏)。不過,這當然是個人口味的主觀認知,或許有食客就喜歡這清淡味~

加上因為BK個人吃慣了晴光姑嫂麵絕讚的湯頭、老闆娘控制得宜的黑白切軟硬度、以及那用心調製的沾醬,嘴巴給養嬌了。相比較下,這裡的米粉湯吃來變得有些不痛不養。





不大痛快過癮吃完米粉湯後,開始逛逛東門市場。

1979年金山南路拓寬,將東門市場一分為二,一邊是老字號小攤雲集的「內市場」,一邊是販賣新鮮蔬菜、魚肉等攤販集中的「外市場」。

其中,我們覺得很有趣的是,這裡賣肉的攤販很多,一家接著一家,難道是南區的人比較愛吃肉嗎?

後來回家雅虎知識了一下,原來這裡從以前開始,就是居住在附近中央要員的官夫人們對美食細緻手藝與道地家鄉口味的講究鋪排,促成東門市場成為當年許多人眼中、階級色彩濃厚的「貴族市場」。

噗~連市場都分階級,這種寫法怪怪...http://www.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6515cfc



這家位在入口處的興記,賣有各式港式點心



還有腸旺臭豆腐



獅子頭等熱食



興記入口處高掛青霞大美女的照片,怕人家不知道青霞小姐喜歡吃他們家的水餃。記得節目中說青霞小姐很愛吃,所以一次都買幾十袋回香港。

是亂講唬爛的吧?!肉品可帶上飛機嗎?(哈哈~BK欠揍找碴中...)



也賣有肉包、菜包



老杯杯現包現賣



這裡還有這有名的東門板鴨



BK買了蝦餃、叉燒酥、燒賣
作為巡禮紀念品



一盒約90~100元



便宜又好吃



拿出小曼老師搬家出清的100元黑盤,
來個美美擺盤~







真的好吃,三兩下就好幾個入肚!
以平衡剛剛米粉湯的不過癮



青霞小姐愛吃的水餃,BK小姐也買了一包
第一次自己買水餃,有突破!

這水餃也不錯吃~餡料飽滿!

為何說有突破呢?!請參閱:(就是愛吃水餃!



不知道好友99是幾點看嚐鮮Let's Go?BK是在深夜看到重撥,我的老天,看到餓昏失眠,因為好想吃那米粉湯。

儘管真正吃到後,覺得那夜的失眠變得有些無俚頭的無聊,但心動不如行動,而且買到了好吃的水餃與港式點心,也算是沒白走一趟囉~




可順便看看

BK覺得這家的米粉攤黑白切比較好吃...



台北後車站的米粉湯鹹粥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霸焢肉 焢肉王子乾拌麵 新光三越南西店


霸焢肉位在新光三越百貨南西店後面巷弄中,是間專賣焢肉、排骨、滷豬腳等傳統古早味的小吃店。

看準時下年輕人喜歡在加熱滷味中,加入王子麵、科學麵的人氣吃法;霸焢肉的這位六年級生的美眉老闆也在自家的傳統古早味中注入新的創意,推出一種叫「焢肉王子乾拌麵」....


新光三越南西店與NET的巷子走進去,在這一級小吃/餐館的戰區,霸焢肉位在其中。開店3年,店內潔淨而整齊,藉由昏黃燈光的照射,營造出懷舊風格。



入口處就是整齊劃一的工作台


美眉老闆是承接嘉義新港阿嬤的手藝,成為控肉飯第三代掌門人。這鍋大鍋滷控肉,想必就是鎮店之鍋吧~!


工作台上也同時不熄火地熬滷著豬腳、滷蛋、排骨等。

年輕人做生意畢竟還是與老人家有所不同。

老一代做生意往往一個杓子、一把刀就解決。您瞧這位美眉老闆的工作台上,杓子、剪刀、夾子等等「家私頭」一樣也不缺、有條不紊地擺放著、並伶俐地操作自如,讓工作戰力得以有效發揮~!


客人點單後,老闆就用古早風味的大碗公盛飯
夾些當日現做的配菜..



接著將滷鍋上的焢肉、排骨、豬腳夾起,並貼心地剪成易入口的大小,盛裝在碗公中給客人。


店內菜色簡單,焢肉、排骨、燒肉、豬腳四樣滷製食材,客人可選擇飯類、或是老闆的KUSO創意~加入王子麵的乾拌方式來食用。

價位約在75~80元。單點則是40~50元不等。


BK這天單點了一份滷豬腳,老闆貼心地將豬腳拆解完成,避免客人張牙列嘴啃豬腳的難看樣跑了出來。

另外,不管點飯或點王子麵,都會附一碗好喝的味噌湯。



焢肉王子乾拌麵(75元)

焢肉一片,這天配菜是高麗菜、半顆滷蛋、一塊三角豆腐乾、麵筋、以及一小片雞卷樣的甜不辣,很是豐富。


對BK來說,焢肉並不是碗公中的主角,這個王子麵才是!

這實在很有趣,吃的時候,將王子麵拌著焢肉的醬汁一同入口,意外的『混搭風』,讓人印象深刻,並驚喜台灣小吃其實可以把玩出這般的KUSO。

BK個人覺得,這天吃到的焢肉與豬腳,並沒有想像中的軟嫩,但味道滷得很徹,有著獨特的蔥燒醬油香醇味。

另外,吃完後,覺得整個味道偏重了些,回家後一直喝水;是不是因為是吃王子麵的關係?如果吃飯來配或許會好些吧?!

排骨王子乾拌麵

排骨是炸過後再滷,潤濕潤濕...



吃的時候,記得加入一匙辣蘿蔔乾,
很是提味!




南西商圈的上班族很多,尤其是年輕上班族不少,年輕女老闆以新的創意,顛覆了古早味作法,傳遞了現在與未來小吃的新風貌!

不妨去嚐鮮看看,也替這位可愛的美眉女老闆打打氣!

霸控肉
電話:(02)2523-8921
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140巷18-1號(新光三越南西店後面巷子找一找)



可順便看看
在同條巷子口的..川菜老店~


樺慶川菜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晴光紅豆餅 車輪餅 紅豆餅 晴光市場



這家晴光紅豆餅(車輪餅)位在晴光市場中,約5年前(?)開始賣紅豆餅與現打果汁。

由於他們家的紅豆餅內餡呈現的是爆餡狀,攤子一開張沒多久,就是人潮排隊甘願等那現做熱呼呼的紅豆餅與新鮮的現打果汁!



晴光紅豆餅一開始是兄妹+嫂子三人在做,攤位可能租約問題,在晴光市場裡頭換來換去的,有一陣子還消失了呢!原來創始三人移到東區的大安路做了。

後來,終於請了人(還是加盟?)再度在發源地~晴光市場攤位重現!

晴光紅豆餅共賣三種餡料:紅豆、奶油、蘿蔔絲。現在1個10元!



他們家的紅豆餅除了爆餡讓食客滿意外,店家這個製作餅皮的麵糊也是好吃的關鍵。

麵糊看來不稀也不稠,應該有調和適當的比例,才會能有他們獨特的香醇味。



因為每次買總是要排隊,等著也是等著,索性看一下步驟:

1 在這車輪火爐半邊先倒上入麵糊
2 用小棒子將麵糊胡平
3 等麵糊稍微變黃、起泡時,開始加入餡料
4 另一半邊重新倒入麵糊做餅皮
5 接著就將餅皮刮起、蓋住有餡料的那一邊

前後約需10分鐘。



餡料是用一根棒子插進桶裝的紅豆、奶油餡料當中,抽出後,開始撥餡料。BK觀察到那根棒子約有20公分長,20公分的餡料約只放入兩次,所以一個餡料約有10公分之多!



瞧這扎實飽滿模樣!不過,除了量多,會獲得人氣支持的主因是這內餡~不管是紅豆、奶油,吃來不會有膩甜感、而且口感很綿密。



搭著這餅皮的脆香,讓這小小紅豆餅有了大大的人氣!

用餐時段,附近出來外食的上班族、學生總會在飯後當甜點買上一個,所以常見排隊人氣。這天,BK在買的時候,還有外地來的,一買就是幾十個在帶的。



如果是買到從爐子上現夾起來的紅豆餅,吃的時候要小心燙口。因為一大口咬下,那爆出的餡料,會有吞進去也不是、吐出來更不捨,只能張著大嘴猛扇熱氣的窘境..哈!

這家BK看著它成長茁壯的攤攤,雖然替他們感到高興,但老主顧也是得跟著排著落落長的隊伍,不過,吃下那口餡料也就值得了。

人氣店有其一定的緣由,下回來晴光市場吃小吃,可以跟著排隊,嚐嚐這爆餡的好滋味!對了!天氣漸漸轉溫了,他們家的現打果汁也是很濃醇,同樣值得一試!

怎麼去?!
來到晴光市場,問店家或路人即可!



可順便看看...附近同樣有名的




 

B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